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第28章 我知恩图报!
扶苏只觉得自己脚底一轻。
他终于解决了自己的身份问题。
哪怕自己未来斗争嬴政,阻止他暴虐的行径失败,好歹历史上写的是太子扶苏,不是什么长公子扶苏。
这也是不小的进步!
扶苏这么想着。
熊启一直将扶苏高高举起,恨不得对着他亲上两口,因为他觉得今日的扶苏份外可爱,也不知道他是在给自己说,还是在告诉,只是不住地狂喜道,“扶苏,你成了太子了!”
众人对饮,都在庆贺这桩大事,宴会多有喧闹。
扶苏用他那双闪亮的眸子认真地看向熊启,“多谢叔公。”
“谢我做什么?这本来就是你该坐的位置。”
扶苏是真的发自内心感激昌平君。
他居然会在这样的场合,忽地当机立断,给嬴政施压,让他册封自己为太子。
这处在计划之中,却在意料之外。
扶苏自己都没有料到,今天嬴政会过来。
也许这是上天给自己的机会,而这样的场合,更是他给众人立下仁义的机会。
扶苏环视四周,见这些大臣们都望向他,眼中闪着精光。流着楚国血液的贵族们欢欣鼓舞,而秦国的宗室大臣们,他们现在开始忧心忡忡起来。
权力是一杯羹,但也只有一杯。
楚国的贵族们抢光了,分完了,哪里还有他们的份。
过去昭襄先王在世的时候,他们的翁辈、父辈,尚且能够分得羹汤。
可是现如今,他们秦国一共也不过两个相位,却都是楚国的贵族。
秦国的贵族们,便只好都慢慢饮酒,在旁侧静静地看着。
扶苏看了看大殿上座的主位已经空了,心想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其他的事情。
当着众人的面,他诚心地感谢熊启。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愿意为自己做事。
扶苏这就对着熊启展开长袖,对着熊启行大拜之礼。
这个举动,让大殿忽地安静了下来。
“扶苏谢叔公。今日之恩,扶苏势必不忘。”
这话如果是二十六岁的嬴政说,没有人相信。
偏偏就得是扶苏这种看起来憨头憨脑的八岁大胖小子说起来,他们不仅仅会信服,而且大为感动。
熊启闻言,自然也心中大为感动。
好孩子。
有你这句话,不枉本相冒着得罪大王的风险力要册封伱为太子。
只是当着众人的面,他却要考虑规矩。只是站在距离扶苏两步开外的地方,也做同样的大礼回拜。
因为扶苏现在已经是太子了。
“太子言重了。今日臣谏言,实在是为了我秦国宗庙社稷大事。身为丞相,这是臣应该做的。”
二人一高一矮,互相行礼。
楚国的贵族见了,自然高兴不已。
“太子真的是知恩图报之人啊。”
众人都点头称是。
乐水夫人在次座看着,脸上笑着,双手却微微发凉。“怎么就,这么突然……”
她一脸担忧地看向她的儿子,做了秦国的庶公子,以后不知道能不能分得宗室一杯羹啊!?
只见将闾正坐在案前,不断地用手拿盒子里的兔肉吃。
乐水夫人果断扭头。
将闾吃归吃,还要观察‘敌情’。
他左瞅瞅右瞅瞅,见所有人都高兴地看着扶苏。
只是这眼神让他觉得奇怪,他们以前看着扶苏,给人的感觉是带着一种美好的期盼,现在他们看着扶苏时,却好像是上林苑里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看见了外面奔跑的兔子。
将闾自然搞不懂大人在想什么,只是这可是绝佳的机会。
他将一盒兔肉放在衣袖里,用衣袖拿起来遮掩着吃。
昌文君低头看了一眼将闾,有些严厉地问道,“你在做什么?”
将闾抬头,用衣袖盖住盒子,顶着嘴角的兔肉干丝对昌文君道,“我没有吃兔肉。”
昌文君表示无奈,不过他今日心情好。
将闾,也是他楚国血脉在秦国开出的花朵啊!
要好好培养。
他大手一挥,把自己眼前的漆盘里肉食都一应挪到了将闾面前。
“吃吧吃吧。”
将闾感激地看向昌文君。
乐水夫人渐渐地反应过来了什么。是啊,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,只要扶苏成了太子,以后他们楚国贵戚在朝中仍旧是中流砥柱。
到时候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扶苏和将闾,身份相同,从小一块长大。
一个是高大秀丽的扶苏树,一个是号令平民的将军。
只要自己不得罪王后、太子,将闾以后就能过得很好。
唯有秦国宗室大臣,他们却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沉默。
华阳太后不想夜长梦多,她再次用自己的权杖撑着坐起。
殿中众臣见状,都看向华阳太后,丝毫不敢迟慢。
扶苏和将闾两个人,他们坐在了边上一边光明正大地吃东西,一边好奇地看着他们。
像是两个局外人。
“宗正何在啊?”
华阳太后向台下一扫,目光落在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身上。
秦国的宗室大臣,秦惠文王的庶公子后代中的一支,名灌。
正如世人想象的一般,灌确实是个资历深厚的老者。
现年八十,若不是宗室里有人小孩子满月,要入宗室族谱。
他根本不会被人从家中塌上抬起来,挪到宫里。
他颤颤巍巍地作揖,“老臣在。”
华阳太后一看到灌就心烦,因为他的脸上长满了褐色的斑点,头发也都掉光了。别人高寿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,他却是一脸浑浊之态。
双眼似睁未睁,眼中时不时有脓水流出。
“还请宗正及早劝勉大王,为扶苏公子行册封大礼啊。我秦国又有了新的太子,这在国内是大事,务必要将此事传令到秦国每一处乡邑。”
“而今我秦国,仍旧是七国之中的霸主。到时候广昭天下,还要等诸国的贺礼。”
“臣遵诏。”
众臣闻言,齐齐对着华阳太后高呼。
“太后英明。”
扶苏环视了一圈,今日这个宴会,足足来了四十多号人物。
可是偌大一个大殿,挤满了这个国家最位高权重,占据着整个国家生产资料百分之八十的人。
而他们的数量,仅仅连国人的万分之一都不到。
也就是说,这里的每一个人,包括他自己,一个人对于国家生产资料的消耗量,相当于整个大秦国万人的消耗量。
而更让扶苏感到秦国只是昙花一现的是,所有的这些人里,只有两个相对年轻的权臣,昌平君和昌文君,他们在真正的为朝堂做实事。
虽然他们两做的并不怎么样,可是只有他们两个的职责是与民生有关的。
至于其他的人,不是为王室服务的职务,就是给闲职虚职。
就像是一群蠹虫,贪婪地想要吸干秦国最后一滴血才肯罢休。